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,对小麦产量影响比较大。小麦受害后一般可减产5%-10%,个别严重的可达20%以上。
小麦干热风表现症状
麦株的芒、穗、叶片和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。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,颖壳变为白色或灰白色,籽粒干瘪,千粒重下降。
发生在什么时节
干热风是一种高温、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农业自然灾害,一般发生在5月中下旬小麦进入灌浆期,我国的华北、西北和黄淮地区春末夏初期间都有出现。一般分为高温低湿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,均以高温危害为主。
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,各人研究结果不一,冬麦、春麦不同,地区之间也不一致。
高温低湿型:轻干热风为日气温大于、等于29—34℃,14时风速大于、等于2—3米/秒。重干热风为日气温大于、等于32—36℃,14时相对湿度小于、等于20%—30%,14时风速大于、等于2—4米/秒。
雨后热枯型:小麦成熟前10天内有一次降雨过程,雨后转晴升温,2—3天内日气温达30℃以上。这种情况主要会造成小麦的青枯和枯熟的状况发生。
对产量有多大影响
小麦灌浆时期,如遇到干热风,对麦穗灌浆不利,会导致小麦整个植株会从上到下出现失水、青枯,籽粒干瘪、千粒重下降,使小麦提前“枯熟”,导致小麦严重减产减产幅度5-10%左右。
小麦干热风受害原理
北方小麦在灌浆期间受环境高温、低湿的胁迫,根系吸水来不及补充叶片蒸腾耗水,使小麦植株体内水分供求失调,导致籽粒灌浆不足,灌浆时间缩短,粒重大幅度下降,从而使小麦减产。
如何防治
一、浇好灌浆水。小麦开花后即进入小麦灌浆阶段,此时高温、干旱、强风迫使空气和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,浇好灌浆水可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,增加空气湿度,起到延缓根系早衰,增强叶片光合作用,达到预防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。注意有风停浇,无风抢浇。灌浆水宜在灌浆初期浇。
二、巧浇麦黄水。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,根据小麦群体、天气状况、土壤墒情,在干热风来到之前浇一次麦黄水,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,减轻干热风危害。
三、叶面喷肥。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,用1%-2%尿素溶液、0.2%磷酸二氢钾溶液、2%-4%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%-20%草木灰浸出液作叶面喷肥,每亩每次喷洒20-100千克,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,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。
四、一喷三防。在小麦生长后期开展“一喷三防”,这是预防和减轻病虫害、干热风等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,农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结合小麦长势,喷施2-3次,就能有效提高粒重,预防干热风。
药剂选择
1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2.5%高效氯氟氢菊酯水乳剂80毫升加45%戊唑醇·咪鲜胺25克加98%磷酸二氢钾100克加芸苔素内酯8毫升。主要用于防治蚜虫、赤霉病、白粉病,兼治吸浆虫、锈病、叶枯病、干热风。
2、2.5%联苯菊酯水乳剂80毫升加25%氰烯菌酯悬浮剂10毫升加98%磷酸二氢钾100克。主要用于防治蚜虫、赤霉病,兼治吸浆虫、锈病、白粉病、叶枯病、干热风。
3、22%噻虫嗪·高氯氟悬浮剂8毫升加1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0克加98%磷酸二氢钾100克。主要用于防治蚜虫、白粉病,兼治吸浆虫、赤霉病、锈病、叶枯病、干热风。
具体用法:根据上述用药配方,将药剂进行充分混合,对水50公斤后进行均匀喷雾。
|